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退变性腰椎疾患(腰椎退变性失稳、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根据入选标准,选取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根据施行的内固定方法分为坚强内固定组50例和动态内固定组50例.坚强内固定组年龄(56±6)岁,动态内固定组年龄(57±9)岁.所有病例在术前均行站立位X线片、CT或MRI检查.观察指标: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内植物有无断裂、椎间融合率、腰骶-骨盆解剖学参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 (1)坚强内固定组:平均每例患者固定椎体(2.6±0.5)个,6例(12.O%)发生邻近节段退变,2例(4.0%)发生螺丝钉断裂,1例假关节形成(2.0%);腰椎前凸角:平均矫正(14.2±2.2)°;骶骨倾斜角:平均矫正(12.6±4.3)°;骨盆倾斜角:平均矫正(8.3±2.7)°;骨盆入射指数:平均矫正(2.0±0.1)°.(2)动态内固定组:平均每例患者固定椎体(2.5±0.6)个,1例(2.O%)发生邻近节段退变,无螺丝钉断裂及假关节形成者;腰椎前凸角:平均矫正(20.2±3.7)°;骶骨倾斜角:平均矫正(15.8±6.5)°;骨盆倾斜角:平均矫正(4.5±2.2)°;骨盆入射指数:平均矫正(0.9±0.1)°.两种内固定方式在术后前2年均可使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至无痛或轻度疼痛.随着固定时间延长,坚强内固定组下腰痛程度逐渐加重,在术后第3年开始显著重于动态内固定组.结论 动态内固定可有效地防止邻近节段退变,预防内植物断裂,重建脊柱的动态稳定.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