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动物源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

作者:慈洋; 史晓洁; 宋鹏; 丁琦; 李文立*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 2020, 47(09): 2997-300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0.09.035

摘要

为获得毛皮动物源粪肠球菌,并评价其益生特性,本研究从健康成年毛皮动物(水貂、狐狸、貉)粪便中分离粪肠球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种属鉴定。测定分离菌株生长曲线、产酸能力、抗菌药敏感性,并挑取部分菌株测定其对于温度、人工胃液、人工胆盐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中共5株为革兰氏阳性菌,生化特性与粪肠球菌标准株基本相符,且经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粪肠球菌。5株菌均于培养后2 h进入对数期,8~10 h进入稳定期,且具有弱产酸能力。分离菌株对四环素、左氟沙星耐药性强,耐药率为100%,其次为青霉素(80%)、红霉素(80%)、庆大霉素(80%)、氯霉素(40%),对氨苄西林和万古霉素敏感。水貂、狐狸和貉源的粪肠球菌对于60℃以下温度处理、pH>3.0的人工胃液、0.3%~0.5%浓度的胆盐耐受能力较强,对70℃以上高温和pH<3.0的人工胃液耐受性差。综上所述,本研究共获得5株毛皮动物源(水貂、狐狸、貉)粪肠球菌,分离菌株繁殖较快,适合在毛皮动物肠道中定植并发挥益生作用,且具有较好的益生特性和抗逆性,可作为动物用微生态制剂的候选菌种进一步研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