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肇始于莱考夫和约翰逊联袂撰写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概念隐喻理论持续得以详细阐述和升级完善,并已成为认知语言学者的热议话题。基于基本隐喻这一概念隐喻理论的物质基础,可以厘清基本隐喻与复合隐喻之间的关系,把握隐喻在人际交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阐释支持和反对这一理论的确切理据。学界多年来对该理论一直褒贬不一:一方面,赞赏者主张思维高于语言,隐喻是语言和思维的普遍方面,概念隐喻是源域向靶域的系统映射,是基于具体域的直接经验理解抽象域的概念化过程;另一方面,批判者则声称相关语言学研究未能详述其分析方法,因此从方法论、分析方向、图式化、具身性以及隐喻与文化的关系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异议。探究概念隐喻理论与心理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领域实现跨学科研究的可行性,能够为该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