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缺乏适宜的消防保护措施,大理巍山古城楼、丽江古城、福建省屏南县的万安桥等历史文化遗产都遭到了灾难性的破坏。现行国家规范的相关措施对建筑本身建造材料设施的要求高,与历史保护价值要素的保护要求相互矛盾,无法指导其正常的修缮、改造、活化利用等工作。基于工程实践中对古代建造技术防火经验和古建筑自身特点的总结,确立了“带病延年”和“寓救于防、寓防于建”的消防保护理念;通过对永庆坊、佛山岭南天地两个项目的调研,在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和火灾成因溯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适宜性消防设计措施。在此研究与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的《历史保护建筑防火技术规程》1),作为现行国家消防规范2)有益补充,是全国首部地方标准,由住建部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这一方法论不仅适用于砖木结构形式的历史街区和历史保护建筑,对于既有建筑的改造项目也具有借鉴价值,其社会价值影响深渊,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保护价值和经济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