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音乐教科书既是审美的载体,本身又是置身于历史长河中的审美对象,其内容的摘选、文本的风貌、语言的表述无不受到特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从而带有了不同时代的鲜明审美特质。新中国70年中小学音乐教科书的探索与实践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1949—1966年,是音乐教科书的多样发展期,"歌唱与颂扬"是这一时期教材主要的审美基调;1966—1976年,是音乐教科书的混乱与停滞期,音乐教科书成为反审美形态下的政治斗争的附庸;1976年至今,是音乐教科书的蓬勃发展期,音乐教科书的审美品格重新回归,逐渐走向多样化的繁荣发展。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