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背景下,亟需探索提高我国生猪生产效率的有效路径。本文在理论探讨生猪养殖专业化分工效率发生机制的基础上,利用河北、辽宁和北京3个北方省份自繁自养型商品猪养殖场户调研数据,采用稳健OLS和分位数回归对养殖专业化分工的生产率效应及其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并使用Bootstrap自助法和分组回归对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生猪养殖专业化分工对生产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但影响效应会因分工环节技术密集度和养殖主体技术水平的不同产生差异;商品猪养殖场户在生产效率较低或养殖规模较小时参与终端公猪精液生产环节分工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但在生产效率较高或养殖规模较大时,需参与父母代母猪繁育环节分工才能获得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健全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并通过养殖专业化分工促进技术进步是提高我国生猪生产效率的有效路径,其加快实施需要提升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及能力并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协同配合。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