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是脊柱外科常见的退行性疾病, 常由于多节段椎间盘退变突出、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异位骨化等原因导致脊髓及其相应伴行血管受压, 从而产生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影响日常生活[1]。近年来, 随着社会压力增大和工作模式转变, 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并显著呈年轻化趋势, 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出现较严重的临床症状, 且伴有并发症[2]。对于接受正规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进行性加重的患者, 采用手术治疗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学者普遍认为, 颈后路手术对于治疗多节段椎间盘突出、椎管后方软组织肥厚或伴有后纵韧带骨化造成的颈椎椎管狭窄具有一定优势[3,4]。本文将围绕颈椎后路手术发展和演进的历程进行系统阐述, 并分享本团队在临床实践中为解决棘手问题针对后路钉板系统进行的多样性优化和应用边界的探索经验。

  • 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