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85后""农二代"乔占的温室大棚种出的马兰头,在上海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农学专业毕业的刘永军研发出鱼菜共生系统,一平方米能产出芹菜16斤、生菜10.8斤,一个40立方米的圆桶产鱼量相当于一亩鱼塘;返乡创业的都市青年沈锋两个月销售大米35万公斤;退伍军人王印种出的绿叶菜,保障了上海市15万人口的供给……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上海青年农场主。2015年,原农业部联合教育部、团中央启动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上海市农广校迅速行动,积极探索青年农场主的培养模式、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