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HIV抗病毒治疗药物EFV与NVP治疗失败后基因型耐药突变位点及相关人口学信息分布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通过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扩增血浆病毒载量大于1 000copies/ml的2014-2016年HIV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Pol区基因,将扩增序列提交至斯坦福大学耐药检测网站进行比对获得耐药报告,应用多重对应分析方法,比较EFV和NVP耐药突变与人口学信息相关性差异。结果使用含EFV和NVP治疗失败患者共1 134例,K103N/S、V106I/M、V179D/E、Y181C/I/V、Y188LHC及G190A/S/E等为NNRTIs常见突变方式。单因素分析显示,接受含此两种药物方案治疗出现的基因型耐药在患者治疗时长、性别、突变出现及传播途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EFV方案男性静脉药瘾感染者治疗早期(<12月)极易出现V179D/E及V106I/M突变,在治疗中期(13-24月)则易出现K103N/S,对男性静脉药瘾者在治疗24个月内的服药依从性应给予更多的关注。NVP女性长期治疗(>25月)过程中,更易出现Y181C/I/V、Y188LHC及G190A/S/E等耐药突变方式,应加强对这一人群NVP耐药的监测。
-
单位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