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青光眼诊断方式及相关设备使用的现状。设计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可以网络联系的中国大陆地区眼科医生。方法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问卷,使用"问卷星"设计问卷链接,通过微信直接发送或二次转发到全国或省市地区的微信群。调查对象直接在手机填写问卷,一个手机号码只能提交一次问卷。使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关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主要指标Goldmann眼压计使用率、前房角、眼底、视野的不同评估方法的使用比率、不同房角镜分类方法的使用比率。结果共收到除了港澳台西藏以外的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1111份问卷。48.48%所在医院有青光眼专业组,青光眼专家和专科医生占20.62%。常规使用Goldmann眼压计的占25.29%,42.94%因医院无Glodmann眼压计而无法常规使用。最常用的房角检查法是房角镜(69.49%)和UBM(17.55%)。使用房角镜频率75%100%的被调查者仅为35.64%,29.26%的被调查者房角镜使用频率低于25%。最常用的房角分级法是Scheie法(74.17%)。最常用的眼底检查仪器是直接检眼镜(39.97%),其次是前置镜(29.16%),眼底照相仅占11.61%。25.74%的被调查者用眼底照相的频率低于25%。最常用的视野检查为Humphrey视野计(45.00%)。青光眼专家及专科医生使用房角镜、眼底照相及Humphrey视野计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医生。结论我国青光眼诊断实践中,未能广泛采用Goldmann眼压测量,房角镜检查和眼底照相技术使用率比较低。我国青光眼诊断规范化与国际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加强培训、推广规范化流程,以减少我国与国际诊疗水平间的差异。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