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患者术中寒战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桂凤; 陈洪飞; 陆慧红; 赵宇鹏; 张爱莲; 王清秀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36(06): 82-87.
DOI:10.16118/j.1008-0392.2015.06.017

摘要

目的探讨长托宁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中寒战的预防作用。方法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对照组),Ⅱ组(长托宁组),Ⅲ组(哌替啶组)。观察三组患者术中寒战的发生率及严重分级;记录静脉注药前1 min(T0)、静脉注药后3 min(T1)、5 min(T2)、10 min(T3)、15 min(T4)、20 min(T5)、30 min(T6)的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情况;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注药前1 min(T0)、注药后30 min(T6)、麻醉后30 min(T7)和手术结束时(T8)体温变化情况。结果Ⅱ组、Ⅲ组的寒战发生率分别为10%、7.5%,显著低于Ⅰ组的65%(P<0.01),Ⅱ组和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组、Ⅲ组寒战严重程度分级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Ⅲ组用药后下降明显,与Ⅰ组和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体温,三组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静脉注药后,发生恶心呕吐6例(15%),嗜睡5例(12.5%),明显高于Ⅱ组和Ⅰ组(P<0.05)。结论麻醉前预防性静脉注射长托宁(0.01 mg/kg)具有预防术中寒战发生的作用,效用与预防性静脉注射哌替啶(0.5 mg/kg)相似,但长托宁无类似哌替啶的呼吸抑制作用,且无哌替啶高发生率的恶心呕吐、嗜睡不良反应,对血压、心率、体温无影响,在临床预防术中寒战的应用中优于哌替啶。

  • 单位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