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焦作市人民医院102例肺磨玻璃结节(GG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23例和恶性组79例,均完成高分辨CT检查并比较其CT征象差异。结果 102例GGN患者共检出结节数量126个,其中单结节患者86例、双结节患者9例、多结节患者7例,病理检查结果证实为恶性者79例(62. 70%),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6例(20. 25%),原位癌9例(11. 39%),微浸润癌13例(16. 46%),浸润癌41例(51. 90%);良性组男43例、女36例,年龄31~78(52. 37±10. 29)岁;良性组男14例、女9例,年龄28~74 (51. 46±10. 82)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GGN良性组和恶性组结节大小、病灶形状以及分叶征、毛刺征、界面模糊、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结节大小对GGN良恶性鉴别的AUC为0. 856,以11. 69 cm为分界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 35%和95. 65%,其它CT征象诊断价值。结论肺GGN具有较多典型CT征象且在良恶性病变中存在明显差异,加强对这些征象的研究和认识有利于肺癌早期诊断。
-
单位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