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实行白银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制度,灾疫的发生扰乱了灾疫地正常货币流通秩序,使银钱兑价短时发生巨大波动。兑价所呈"银贱钱贵"程度往往与灾疫烈度、范围成正相关。随灾疫烈度加深、范围扩大,灾疫地与提供救援省份的银钱兑价亦产生联动。在灾疫地,"银贱钱贵"与物价快速上涨相结合,对当地人民经济生活形成双重压力。救灾时以银为主的货币投放进一步加剧"银贱钱贵",不仅于灾民无所实惠,同时也削弱经济救助效果。由是,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强有力的政府调度,科学合理的货币供给减灾措施当是灾疫救助的重要保障。
-
单位历史学系;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