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希望品质入手,在Snyder希望品质干预模型的基础上,探索提高理想信念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路径和理想信念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核心影响因素。本研究随机选择两个平行班,并设定为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自编希望品质干预教学方案进行高校理想信念课堂教学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前测和后测的结果差异在0.05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后测均分比之前测统计结果明显较高;两平行班对比后测结果显示存在明显差异,以后测平均分项目的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班统计数据要显著高出对照班。这意味着研究所开展的高校学生希望品质理论干预教学能够促进理想信念课堂教学获得可见实效,促进作用呈积极态。另外,也能够说明理想信念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离不开几项核心要素的条件构筑:能量场构建、积极品质成形、积极情绪体验等。
-
单位西华大学;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