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韩汉两版《红楼梦》为例,整理分析了韩国语动词+“■”和汉语助词“了”“过”意义对应的情况下,“了”“过”在句中的位置“了”的句法表达形式为V((1))+了、V+O((2))+了、V+了+O、V+了+O+了,“过”为V+过、V+过+O+了、V+过+了、V+过+了+O。即使意义互通,“■”和“了”“过”并不能做到完全对应。其语法属性存在差异,“■”可以与任意动词结合,但助词“了”“过”与动词的结合却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