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挖掘和评价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相关QT间期延长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 P)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不同层级的MedDRA术语,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综合标准法(MHRA)、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 3种数据挖掘方法,对美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6种SSRIs药物(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和氟伏沙明)相关QT间期延长及Td P事件进行信号检测,当3种算法结果均显示阳性,提示生成可疑信号。结果以标准MedDRA分析查询(SMQ)检索到6种SSRIs药物相关QT间期延长及Td P报告共3 912例,其中女性(2 349例)多于男性(1 150例),年龄分布集中于18~44岁(868例)、45~64岁(961例),严重不良事件占比90. 64%。以SMQ级术语分析,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和氟伏沙明经ROR法检出ROR(95%CI)值分别为:5. 25 (4. 79~5. 76)、2. 08 (1. 79~2. 27)、2. 86 (6. 32~7. 44)、3. 41 (3. 03~3. 84)、2. 09 (1. 84~2. 37)和10. 44(8. 17~13. 33),经MHRA法检出PRR(X2)值分别为:5. 20(1 494. 43)、2. 01(140. 41)、6. 77(2 911. 71)、3. 39(462. 34)、2. 09(136. 58)和10. 21(538. 26),经BCPNN法检出IC(IC-2SD)值分别为:2. 15(2. 12)、1. 54(1. 52)、2. 67(2. 65)、2. 34(2. 31)、1. 14(1. 12)和3. 16(3. 10),提示各SSRIs药物均生成可疑信号。以PT(首选语)级术语分析,不仅氟西汀、舍曲林和西酞普兰检出心电图QT间期延长、Td P信号(说明书已提及),艾司西酞普兰和氟伏沙明也检出上述可疑信号(说明书尚未提及),而帕罗西汀仅检出非预期的心电图QT间期延长信号。结论各SSRIs药物均可能存在QT间期延长发生风险,但并非所有的SSRIs药物都会诱发Td P。临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SSRIs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差异性,并针对性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