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在核心素养观念下,通过运算律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和推理意识,发展数感。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运算律的表象特征,还应关注运算律的内涵和教学价值。运算律不仅运用在简便的运算中,还渗透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如多位数的乘法是以乘法分配律作为有效支撑、多位数加法是以加法结合律作为重要支撑、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验算的依据等。在教学运算律时,教师要让学生亲历建模的一般过程:先通过观察和比较大量的例子,初步发现规律,建立模型;再联系已学知识或生活实例解释模型,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验证规律成立后表述模型;最后,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下面以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为例,探讨如何关注建模过程,培育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