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肠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对照组),仅分离而不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肠I/R损伤组,阻断SMA1 h后再灌注1 h;缺血预处理(IPC)组,在长时间阻断SMA前预先阻断SMA10 min然后开放10 min;缺血后处理(IPo)组,在阻断SMA1 h后连续进行3个循环的开放SMA30 s/阻断SMA30 s(总时间为3 min),然后开放1 h;延迟后处理(delay)组,在再灌注3 min(IPo的总时间)后行3个循环的30 s缺血/30 s再灌注的缺血后处理,余同IPo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于再灌注1 h后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肺形态学的变化,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并计算肺通透性指数,称肺湿重及干重并计算肺含水率,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检测血清TNF-α及IL-6的浓度。结果:缺血后处理与预处理都能显著改善肺损伤,显著降低肺通透性指数及肺含水率,同时降低血浆TNF-α与IL-6的浓度、肺组织MDA含量及MPO活性,升高SOD活性。后处理被延迟3min后,其肺保护作用消失,且不能显著改变上述指标。结论:缺血后处理与预处理都具有抗肠I/R后肺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肺内聚集及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而且,再灌注早期后处理对肺的保护作用最关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