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肠梗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钟鉴宏; 苏家勇; 马良*
来源:中华全科医学, 2023, 21(09): 1576-1580.
DOI: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174

摘要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障碍甚至肠梗阻(postoperative ileus,POI)是腹腔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左右。POI是指在手术干预后由非机械原因引起的胃肠协调运动的短暂停止,进而阻碍胃肠道内容物的有效转运或影响口服摄入的耐受,表现为腹胀、压痛、未闻及肠鸣音。POI的特征是由于非机械性原因导致的手术干预后暂时的胃肠动力抑制,影响正常饮食。POI及其导致的围手术期其他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可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增加住院费用。POI的病因呈多样性,发病机制较复杂,主要涉及损伤部位释放炎症介质、抑制性神经反射和药理学机制。POI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老年、开放手术、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超过3 h、术前未进行肠道处理、感染或需要输血等。POI重在预防,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干预措施。微创手术和多模式镇痛治疗方案可减少POI的发生。围绕预防术后POI的发生和缩短POI持续时间,近十年已有很多临床研究探索了不同的干预方法。目前快速康复外科指南推荐的方案主要有微创外科、早期肠内营养、咀嚼口香糖、术前口服泻药和阿维莫泮等,对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POI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有一定的作用。

  • 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