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和密度互作对冬小麦石4366群体、茎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傅晓艺; 史占良; 单子龙; 张士昌; 韩然; 张铁石; 曹巧; 高振贤; 高新梅; 何明琦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2022, 1-10.

摘要

为探索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冬小麦品种石4366生长特性的影响,2020-2021年度在长期氮肥定位试验田通过裂区试验,设置4个施氮水平(施氮量分别为75kg·hm-2、150kg·hm-2、225kg·hm-2和300kg·hm-2,分别用N75、N150、N225和N300表示)和5个种植密度水平(分别为225×10~4株·hm-2、300×10~4株·hm-2、375×10~4株·hm-2、450×10~4株·hm-2和525×10~4株·hm-2,分别用D225、D300、D375、D450和D525表示),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间该品种旗叶面积、穗部发育、群体动态、秸秆特性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石4366群体、茎秆特性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N75条件下穗长、总小穗数和旗叶面积最小,与其他氮素水平间均差异显著。N225D375处理下,穗长和总小穗数最多,不孕小穗数最少。茎秆基部第二节间充实度在N150和N225条件下最高,第三节间充实度在N225条件下最高,第二和第三节间充实度均在低氮和高氮条件下最低,且差异不显著,说明氮素供应不足或过量施氮均不利于石4366茎秆发育。茎秆基部三个节间的充实度均在D450和D525条件下较低,其中以D525条件下最低,茎壁厚度也最小。N300D450处理下最高群体、成熟期穗数和成穗率最高。N300下产量最高,N75下最低。产量在D525和D225条件下分别最高和最低。穗粒数在N150~N300间差异不显著,N75条件下穗粒数最低,千粒重最高。综合分析,小麦品种石4366产量和茎秆特性受施氮量、密度及二者互作影响,在本试验中N225D525和N300D300处理下,石4366产量、茎秆特性可同步提高,同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 单位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