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负有传播与教育使命的博物馆类型的出现,阐释与叙述成为展览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而导致展览要素的复杂化、多元化,以及展览工程非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在这种情形下,要保障展览质量,必须与时俱进地改变传统的建设程序、质量判断标准和管理体制。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在展览建设的前期、中期和末期分别开展前置评估、形成中评估和总结评估。这种审查与评估制度设置对展览定位的合理化、策展意图的贯彻及展览品质的保障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随着展览建设逐步专业化,其质量保障开始引起关注,但形成中评估始终没有开展起来,使展览质量大受影响。其原因既有认识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引入和完善三大评估,尤其是为形成中评估的开展积极创造条件,是实践领域与理论领域应当共同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