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层治理创新是普遍存在的政治现象和社会现象。通常情况下,治理需求、治理难题倒逼治理创新,形成内生型创新。然而,在基层创新实践中,亦存在主体、内容、形式、过程不同于内生型创新的制造型创新。制造创新的过程包括:生成阶段的捕捉创新信号、搜寻创新素材、提出创新方案,实施阶段的确定试点区域、生产加工创新产品,扩散阶段的宣传与推广创新产品。其核心运作机理在于基层政府通过自上而下的安排、筹划,运用生成阶段的“靠”“套”、实施阶段的“特色”、扩散阶段的“宣传和扩散”策略,使创新项目在形式上符合创新的外观与形式,在内容上契合政策话语。治理需求、治理问题,基层政府可运作的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及媒体资源,村级组织、上级政府与基层政府的共谋是形塑制造型创新的多重因素。制造型创新的特殊效应(过程简单、速度快、效果好)、政绩导向的驱使,是制造创新的动力机制。创新不应停留于形式化的制造型创新,而应着眼于回应基层治理需求的内生型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