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明鄱阳湖流域潜在蒸散的变化特征,揭示不同季节潜在蒸散趋势差异及其气候成因,该研究基于1981-2019年鄱阳湖流域7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点逐日潜在蒸散量(ET0),结合敏感性-贡献率法,分析了1981-2019年鄱阳湖流域ET0在年、季尺度上的变化趋势及其主导气候因子。结果表明:1)1981-2019年鄱阳湖流域年尺度ET0具有先降后升的特点,21世纪以前呈下降趋势,进入21世纪后下降趋势减弱,并在21世纪头10年后半段转为上升趋势。整体上,鄱阳湖流域ET0呈显著增加趋势(1.50mm/a,P<0.05),其中春季增加速率最快(0.81mm/a,P<0.05),秋季次之(0.64mm/a,P<0.05),冬季和夏季分别呈不显著增加和下降趋势(P>0.05);2)最高气温升高是年均ET0和春、秋季ET0增加的主导因子,冬季ET0增加的主导因子为最低气温的升高,而辐射下降是夏季ET0下降的主导因子;3)不同气象要素贡献率的年代际变化分析表明,鄱阳湖流域年均ET0由降转升的原因是2000年以后气温增加的正贡献超过风速和辐射下降的负贡献。该研究对鄱阳湖流域农田水分管理和季节性干旱监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