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疗效分析

作者:夏惠娟; 王卫峻; 吴颖; 陈伟; 邱庆华; 陈凤娥; 樊莹
来源: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6, 32(05): 481-485.
DOI: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6.05.006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TM)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后黄斑区结构和视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连续收治的不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MTM患者47例47只眼纳入研究。患者中,男性9例9只眼,女性38例38只眼。平均年龄(65.13±6.98)岁,平均眼轴长度(29.23±1.77)mm。根据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显示的黄斑病变形态将患眼分为单纯黄斑劈裂(MRS)组、无裂孔性视网膜脱离(FD)组、全层黄斑裂孔(MH)组,分别为18、13、16只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轴、A/B型超声、眼底彩色照相、OCT、微视野检查。BCVA记录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患眼平均logMAR BCVA 1.43±0.52。MRS组、FD组患眼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为(528.45±167.61)μm。所有患眼均接受标准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3.4个月。观察手术后患眼视力、微视野及黄斑区解剖结构变化。结果末次随访时,47只眼平均logMAR BCVA为0.86±0.42;与手术前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P<0.001)。MRS组、FD组患眼平均CRT为(250.90±91.81)μm;与手术前平均C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7,P<0.001)。MRS组18只眼视网膜结构均复位或改善。FD组13只眼中,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复位11只眼;MH形成2只眼。MH组16只眼中,MH性视网膜脱离复发1只眼。MRS组、FD组、MH组患眼之间logMAR BCVA(χ2=6.38)、黄斑区视敏度(χ2=11.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04)。结论近视性MRS手术后黄斑区结构与视功能恢复优于近视性MH、无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