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黑家堡地区长4+52致密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及影响因素不明的问题,利用测井、常规物性、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及高压压汞测试等方法,得到长4+52发育的四类孔隙结构,其中Ⅰ类和Ⅱ类为勘探目标首选,并将成果应用于长4+5油藏。实践结果表明,研究区长4+52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0.43%,平均渗透率为0.79×10-3μm2,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残余粒间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孔喉尺度主要以纳米级为主,其次为微米级,平均孔喉半径分布在0.02~10.00μm;Ⅰ类和Ⅱ类孔隙结构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孔隙结构最优,为勘探和开发的重点目标。根据储层孔隙结构评价结果,在研究区划分出三类勘探区带,作为勘探开发的优选区。细粒砂岩沉积为长4+52不同孔隙结构系统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强压实作用使得孔隙结构更加复杂化,研究成果为研究区下一步勘探及开发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