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T"字形为空间结构组织骨架,实施了东中西、四大板块和主体功能区等多个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发生着重要变化。文章采用以菱形区为核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分析方法,阐释了1980年以来各区域的人口、GDP、资源环境承载状况的变化,试图综合刻画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变化的基本特征,并讨论了新时代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战略重点。分析表明:我国人口仍在向菱形顶点区域集聚,GDP却已经开始由菱形顶点区域分散,而由菱形顶点区域包围的菱形内部区域的GDP比重开始增长;菱形区域因集中在城市化区域表现为局部小范围的环境超载,而菱形外部区域因自然条件较差而导致资源环境超载面积占比很大。未来,我国在新时代迈向全面现代化的过程中仍应走节点区域极化、优先发展菱形顶点区域,通过菱形顶点区域带动菱形内部区域发展、进而带动菱形外部区域发展的发展路径。在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方面,以"T"字形为主轴,在"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以长三角为龙头连接西南和西北的发展轴带,并打造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的西南纵深发展轴,逐步发展形成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圆心,面向东南沿海辐射东南亚的扇型区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