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微生物与矿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对阐明土壤形成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规律和机理具有重要作用.以高效矿物风化细菌粘着剑菌(Ensifer adhaerens)M78为供试菌株,该菌株2 d溶出钾长石结构元素Al、Si分别达35.04±1.02μmol/L、57.99±4.82μmol/L,多糖产量在第4天达最高值819±12 mg/L.采用转座子插入突变技术,筛选到胞外多糖产量及矿物风化能力显著下降的突变株MT3、MT6、MT10,并采用红外光谱及染色体步移技术分析野生株与突变株的多糖结构及突变株插入位点.结果显示,菌株M78的胞外多糖呈酸性,含有丰富的—COOH、—NH2官能团,突变株MT3、MT6胞外多糖结构与野生株有显著差异,菌株MT10胞外多糖结构与野生株相似;突变株失活的基因分别为染色体复制起始响应调节蛋白基因ctrA、多酚氧化酶基因yfiH和荚膜多糖转运酶基因kpsE.本研究表明菌株M78产生的胞外多糖显著促进了矿物风化,基因kpsE、ctrA、yfiH可能通过影响胞外多糖的合成与转运影响菌株矿物风化能力.(图7表2参42)
-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