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牵引成骨术前、术后咬合力变化的比较分析,探讨手术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22例半侧颜面短小患者,年龄610岁,行下颌骨牵引成骨术矫治,采用机械式咬合力电子测量仪对患者手术前、后双侧磨牙区、双侧前磨牙区及切牙区最大咬合力进行测定,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咬合力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患侧磨牙区、患侧前磨牙区、切牙区、健侧前磨牙区、健侧磨牙区平均最大咬合力分别为(170.6±42.8)N、(141.9±34.9)N、(89.7±18.8)N、(169.3±29.0)N、(230.2±56.4)N。22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术前已呈现咬合力左右分布偏倚的情况(P<0.05)。术后1年,上述5个牙区的平均最大咬合力分别为(198.8±44.0)N、(151.8±31.1)N、(88.9±18.0)N、(167.8±26.1)N、(234.3±52.5)N,患侧磨牙区咬合力升高较明显(P<0.05),而其他牙位最大咬合力基本与术前持平(P>0.05)。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术后咬合力分布显示出趋于对称的特点。结论下颌骨牵引成骨术能改善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病例患侧的咬合力,使患者术后远期的咀嚼平衡性得到提高。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