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孙家洞遗址初步测年为40万年左右,出土了少量石制品、古人类牙齿以及大量动物化石,其中一件骨骼标本存在非常规整的穿孔,其整体形态和大小与人工穿孔比较相似。通过系统的宏观观测与显微镜下分析,并与已明确性质的考古标本(自然穿孔和人工穿孔标本)和实证材料(现代鬣狗洞发掘出土材料)进行对比后发现,孙家洞遗址出土的穿孔标本与食肉类啃咬、甲虫类啮食以及人工造成的穿孔标本存在明显差异,而具备了被鬣狗胃酸腐蚀标本的所有典型特征。
-
单位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