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例肾集合管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艳青; 黄吉炜; 潘家骅; 张进; 董柏君; 陈勇辉; 薛蔚; 黄翼然
来源: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4, 29(10): 867-870.
DOI:10.13201/j.issn.1001-1420.2014.10.005

摘要

目的:研究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男8例,女4例,平均58.1(3377)岁,血尿3例,腰痛3例,血尿伴腰痛2例,CT增强检测呈少血供特征。结果:12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肿瘤平均最大径7.1(2.215.0)cm,3例淋巴转移,2例远处转移。肿瘤镜下表现为腺管状或腺管乳头状,常伴坏死,部分混有肉瘤样变。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5.6(3.268.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1.1个月,1例失访,6例因肿瘤死亡,5例无瘤生存。结论:肾集合管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细胞癌,就诊时多有症状,影像学仅起提示作用,病理是唯一确诊手段。手术切除是治疗肾集合管癌的主要方法,靶向治疗可能是术后辅助治疗转移性肾集合管癌的有效方案。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转移早,总体预后不良。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