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白字戏自元末明初从闽南流入广东海陆丰地区后,吸收并融汇了当地的竹马戏、钱鼓舞、渔歌、师公调等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海陆丰地方特色的剧种。白字戏表演富有海陆丰祭祀戏曲质朴的风格,设有生、旦、净、丑、公、婆、贴七个行当,极似福建梨园戏“七子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设科班,培训童伶,因此白字戏历史上有“弄仔戏”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字戏废除了童伶制,演员以成人为主,使用海陆丰福佬话方言演唱。白字戏早在明洪武初年就极为繁盛,到了20世纪30年代,由于农村经济萧条,白字戏逐渐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白字戏又重获新生,后又历经兴衰。改革开放后,文艺界迎来发展的春天,白字戏也取得较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