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0~36月龄足月高危儿的临床特点及Gesell发育量表和行为发育量表的评估情况,重视足月高危儿早发现、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方法抽取2015年在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18例足月高危儿组成第1组;抽取同期在该院儿保科登记管理的289例足月高危儿组成第2组;抽取同期该院儿保科管理的500例散居足月儿组成第3组,其中有24例失访,最终为476例。分析3组足月儿的临床特点及Gesell发育量表和行为发育量表评估情况。结果对3组足月儿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随着其月龄的增长,其肌张力、睡眠、吐奶、黄疸、语言、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会、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孤独症均呈较好的趋势发展。在36月龄时,第1组有8例患儿发育异常,占比为19.13‰(8/418);第2组有7例,占比为24.22‰(7/289);第3组有4例,占比为8.40‰(4/476);第3组发育异常患儿占比均低于第1组与第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足月高危儿的月龄增长,其肌张力、睡眠、吐奶、黄疸、语言、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会、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孤独症均呈较好的趋势发展,临床上应对足月高危儿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指导其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
-
单位达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