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阐明面部穴位埋线通过调节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鼻黏膜神经源性炎症而改善其症状的机制。方法:以卵清蛋白致敏SD大鼠的方法制作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另设空白组。治疗组迎香穴(LI20)埋线。观察内容:①大鼠变应性鼻炎相关的行为学评分变化;②治疗组埋线后2周,取大鼠鼻黏膜,应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法观察鼻黏膜及感觉神经肽——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激肽A(NKA)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大鼠迎香穴埋线后,流涕及喷嚏等症状改善。HE染色显示治疗组大鼠鼻黏膜纤毛倒伏、脱落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状况较对照组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组大鼠鼻黏膜的SP、CGRP、NKA的积分光密度值经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面部穴位埋线通过改善由感觉神经肽参与的鼻黏膜的神经源性炎症而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

  • 单位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