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白腐真菌的模式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进行镉的去除试验,研究了胞外聚合物(EPS)去除镉量占菌体去除总镉量的比例、EPS的组分含量,并对EPS中各组分含量与EPS去除的镉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SEM-EDS分析了菌体表面的微区元素组成。研究表明,在10 mg/L Cd2+实验组中EPS去除镉量占菌体去除镉量的比例最高,为37.39%;Cd2+初始浓度越高,菌体EPS中蛋白质含量越少、多糖含量则越多,多糖含量最高为20.00 mg/g菌球;EPS中多糖含量与EPS的镉去除量有较明显的相关性;提取EPS后,菌体表面镉的质量分数会下降到4.42%。结果表明,EPS在低浓度镉的去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大,而EPS各组分中多糖发挥的作用更大;Cd2+的胁迫会使菌体EPS中多糖含量更高,更有利于镉的有效去除;除了EPS,菌体胞外还有其他的镉去除机制。
-
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