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老迟等,诸暨(今属浙江省)人。明末著名画家、诗人。他师出名门,但屡试不第;捐过监生,却以艺事君;曾为清军俘虏,又有深切的遗民情结;接受传统儒学教育,却又曾削发为僧;胸怀匡济大志,反以丹青饮誉后世。绘画不仅仅是他寄托个人、家国情感的方法,更是他安身立命、赖以为生的手段。文人与职业画家身份的认同与取舍,无一不体现着陈洪绶失意与亡国的苦涩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