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药对大鼠宫腔粘连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代谢组学分析

作者:严婧; 杨盾; 郭东卫; 王雅静; 刘靓丽; 贾天阳; 谢明霞*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3, 29(15): 142-151.
DOI:10.13422/j.cnki.syfjx.20230714

摘要

目的:探讨乌药对宫腔粘连(IUA)模型大鼠的药效学影响及其代谢机制。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机械损伤+感染的IUA大鼠模型,通过分子生物学及药理学方法和技术评价乌药提取物(LAE)抑制宫腔粘连纤维化的作用;通过基于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GC-MS)的血清代谢组学方法探讨LAE的代谢调节机制。结果:动物实验表明,LAE能显著改善IUA模型大鼠子宫组织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损伤,子宫内膜增殖、血管生成和形态学恢复,并抑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及Smad3 mRNA的表达,而增加Smad7 mRNA表达,以抑制纤维化。此外,LAE可显著抑制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等激素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P<0.01),改善子宫微环境。代谢组学表明,与正常组相比,IUA大鼠血清代谢发生显著异常,共筛选鉴定得到9个差异标志物。LAE可显著改善这种代谢异常,主要包括6个差异代谢物,其中5个为上述9个标志物中的共有标志物,分别为天门冬氨酸(L-aspartic acid),焦谷氨酸(L-pyroglutamic acid),丝氨酸(L-serine),葡萄糖(Glucose)和正缬氨酸(L-norvaline)。通路富集显示氨酰-tRNA合成通路是其主要的影响机制。结论:结合药理学研究结果可得,LAE可显著改善IUA模型大鼠子宫损伤,抑制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氨酰-tRNA合成通路,改善微环境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