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01岁婴儿,应用16S rRNA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测定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前,使用第3d、5天时,及治愈后第7天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的水平。结果使用过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者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与未使用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患儿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恢复明显快于使用过抗菌药物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婴儿肠道菌群有普遍的杀灭作用,对婴儿肠道菌群改变的影响是轻微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会延迟患儿肠道微生态的恢复,但若合理使用对疾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