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分步溶剂热反应法,以Eu3+为中心离子,以2-噻吩甲酰基三氟丙酮(HTTA)、苯甲酰丙酮(BZA)、β-六氟乙酰丙酮(HFAC)、二苯甲酰基甲烷(DBM)及三苯基氧膦(TPPO)、1,10-邻菲罗啉(Phen)作为配体合成铕的配合物Eu(HTTA)3(TPPO)2,Eu(HTTA)3Phen,Eu(BZA)3(TPPO)2,Eu(DBM)3(TPPO)2和Eu(HFAC)3(TPPO)2.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和元素分析仪确定其组成,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分析其结构,并在室温下研究其荧光性能.结果表明:所有配合物在紫外光照射激发下均发出Eu3+的红色特征荧光,其中配合物Eu(HTTA)3(TPPO)2的荧光强度最强,荧光量子产率最高,第二配体TPPO对Eu3+的荧光发射比Phen具有更佳的增强与协同效应;不同结构的β-二酮类配体和第二配体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具有不同的影响,它们的荧光强度强弱顺序与其荧光量子产率高低顺序具有一致性,依次为:Eu(HTTA)3(TPPO)2,Eu(DBM)3(TPPO)2,Eu(HTTA)3Phen,Eu(HFAC)3(TPPO)2,Eu(BZA)3(TPPO)2.研究结果为新型稀土有机配合物荧光材料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单位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衢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