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研究脂肪酸摄取新方法的建立和评估

作者:刘军; 左国庆; 阮雄中; 陈压西; 杨萍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7, 42(07): 874-878.
DOI:10.13406/j.cnki.cyxb.001323

摘要

目的:利用荧光标记的长链脂肪酸,建立一种用于评估动物外周组织游离脂肪酸摄取能力的新方法,为研究体内脂肪酸代谢提供新途径。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氟化硼二吡咯荧光标记脂肪酸类似物(BODIPY FL C16),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肝脏和脂肪组织荧光强度。对肝脏和脂肪组织进行脂质抽提,并用酶标仪检测血清、肝脏和脂肪组织相对荧光强度。结果:腹腔和尾静脉注射BODIPY FL C16后均能在小鼠血清[(32 096±2 053)RFU;(22 933±2 430)RFU],肝脏[(40.90±5.08)RFU/mg;(25.70±6.53)RFU/mg]和脂肪组织[(576±90)RFU/mg;(4.990±0.586)RFU/mg]检测到增强的荧光信号(P=0.000);腹腔注射BODIPY FL C16的浓度与外周组织的荧光强度呈正相关(P=0.000);腹腔注射BODIPY FL C16在30100 min能够维持一个相对脂肪酸代谢的稳态。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体内研究荧光标记脂肪酸摄取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稳定性、重现性,能够准确地反映外周组织脂肪酸摄取情况。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