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按照色调和建筑风格划分,可以将清华大学的校园景观分为"红区"和"白区"两大部分。"红区"与"白区"并非官方的说法,而是清华大学师生们心中形成的一种共识区域,并代表着两种不同的造景方法。本文探究了清华大学"红区"与"白区"的历史沿革,采用心理学研究方法(眼动仪实验)构建了9项校园景观评价指标因素,并运用层次模型法(AHM)建立出校园景观评价模型,通过矩阵方法计算出各项评价指标权重值,分别对"红区"与"白区"的校园景观进行了整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红区"校园景观在视觉美感、历史人文、地形地貌指标中的整体水平优于"白区"校园景观。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果将对中国校园景观规划与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