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量和超声回声跟踪(ET)技术检测高脂蛋白(a)〔Lp(a)〕血症家族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2个高Lp(a)血症家族61人为病例组。按照年龄将其分为3个亚组,1020岁亚组16人,2140岁亚组26人,4158岁亚组19人。同时选择在本院体检的与病例组各亚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61人为对照组。测量左侧颈总动脉(LCCA)IMT及右侧颈总动脉(RCCA)IMT,并利用超声ET技术检测双侧颈总动脉硬化程度〔硬化度(β)、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膨大系数(A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病例组1020岁亚组与对照组1020岁亚组LCCA、RCCA的IMT、β、Ep、AC、AI、PWV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2140岁亚组与对照组2140岁亚组LCCA、RCCA的IMT、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2140岁亚组与对照组2140岁亚组LCCA、RCCA的β、Ep、AC、PWV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4158岁亚组与对照组4158岁亚组LCCA、RCCA的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4158岁亚组与对照组4158岁亚组LCCA、RCCA的β、Ep、AC、AI、PWV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T测量可能不适合作为一个敏感指标用于发现高Lp(a)血症患者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高Lp(a)血症家族中20岁以下的成员,超声ET技术难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2140岁的成员,超声ET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敏感的手段用以发现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4158岁的成员,由于血管内已经出现斑块等中晚期病变,超声ET技术不再适合评价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