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疏浚底泥余水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研究

作者:王献昆; 田志超; 周南; 赵志荣; 何诗诗; 余艳鸽; 辜晓原; 翟德勤; 郑茂盛*
来源:工业水处理, 2023, 1-16.
DOI:10.19965/j.cnki.iwt.2022-1177

摘要

河道疏浚底泥在工业化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余水,其含有较高浓度的氨氮、总氮、化学需氧量(CODCr)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不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将会对受纳水体造成严重污染。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设计了处理量50 t/d的多级接触氧化装置,对疏浚底泥余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1.21%和59.00%,出水可满足地表准IV类水标准。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多级接触氧化装置中功能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反硝化功能基因narG,napA,nirS,cnorB,nosZ的丰度在前三级反应池中占主导优势,充分保障了系统的反硝化功能,该结果通过16S rRNA群落结果分析以及PICRUSt功能预测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定量PCR和群落结构分析表明氨氧化细菌(AOB)和完全氨氧化菌(CAOB)可能是系统中的主要氨氧化微生物。AOB主要来源于N. oligotropha分支,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主要来源于Nitrospira lineage I,两者均在好氧池中得到了富集。该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可实现对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富集,增强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疏浚底泥余水处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单位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