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Klammer Ⅱ、Ⅲ型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浙江省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86例Klammer Ⅱ、Ⅲ型后Pilon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后外侧入路组和联合入路组,每组43例。后外侧入路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联合入路组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愈合情况、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踝关节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入路组手术时间较后外侧入路组长,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后外侧入路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个月相比,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下降,AOFAS评分均上升,且联合入路组VAS评分较后外侧入路低,AOFAS评分较后外侧入路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与后外侧入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Klammer Ⅱ、Ⅲ型后Pilon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且不增加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改善预后,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