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多种儿童经口气管插管深度标准技术的准确性,包括儿科高级生命支持(PALS)指南公式预测法以及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胸廓起伏的临床评估法,并设计更准确的预测公式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的177例患儿。记录入院后初次插管时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依据PALS指南公式计算的插管深度、临床评估后的实际插入深度以及胸片显示气管导管(endotracheal tube,ETT)尖端距离第二胸椎下缘和隆突的距离,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依据PALS指南计算所得气管插管深度的错位率(过深或过浅)为74.01%,结合临床评估后,ETT错位率由74.0%下降至55.9%,临床评估对ETT的调整有实际意义。推测新公式:<2岁患儿,采用1~5月龄:11cm,6~11月龄:12cm,12~23月龄:13cm作为参考插管深度。≥2岁患儿:插管深度(cm)=年龄(岁)×0.7+12。结论依据PALS指南计算的气管插管深度错位率较高,通过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胸廓起伏等临床评估后可提高ETT位置的合适率。PALS指南低估了2岁以上儿童ETT的最佳插入深度。新的公式有待验证。

  • 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