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下儿童腹部手术右美托咪定的最佳给药剂量。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2019年11月到2020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全麻腹部手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0.4 μg、0.7 μg和1.0 μg 3个剂量组, 在麻醉诱导前15 min分别按右美托咪定0.4 μg/kg、0.7 μg/kg和1.0 μg/kg剂量静脉泵注, 其他麻醉方法相同。比较3组患儿手术期间心率和平均血压(MBP), 麻醉苏醒后Ramsay镇静评分、镇静-躁动评分(SAS)、儿童疼痛行为量表评分(FLACC)和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有150例患儿纳入研究, 其中男性77例(51.3%), 女性73例(48.7%);年龄(7±1)岁, 体重(22.4±4.6)kg。手术治疗的疾病包括腹股沟疝81例(54.0%), 鞘膜积液36例(24.0%), 隐睾19例(12.7%), 阑尾炎14例(9.3%)。150例患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0.4 μg组、0.7 μg组和1.0 μg组, 每组50例患儿。3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和分离焦虑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0 μg组较0.4 μg组术后苏醒时间[(12±3)min比(9±3)min]和拔管时间[(12±3)min比(9±3)min]均明显延长,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1.0 μg组与0.7 μg组、0.7 μg组与0.4 μg组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期间0.7 μg组和1.0 μg组患儿的心率和MBP均明显低于0.4 μg组(均P<0.001)。0.7 μg组和1.0 μg组患儿麻醉苏醒即刻、离开复苏室即刻和术后1 h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0.4 μg组, 而SAS评分和FLACC评分均明显低于0.4 μg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7 μg组和1.0 μg组与0.4 μg组相比, 术后躁动[12.0%(6/50)和8.0%(4/50)比30.0%(15/50)]及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22.0%(11/50)和16.0%(8/50)比44.0%(22/50)]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儿童全麻下腹部手术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7 μg/kg对麻醉苏醒影响较小, 且镇静效果良好,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为最佳的给药剂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