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虽然道、儒两家都把现实的物质世界看成是一个血脉相连的有机整体,从而具有了生态学意义,但两者在构筑生态整体观念时所走的逻辑路线却截然相反:道家首先立足于宏观的"道",走的是由整体到个体的逻辑路线,即"道→阴阳→自然万物(包括人)";儒家则首先立足于微观的人类个体,走的则是由个体到整体的逻辑路线,即"个人→家→国→天下"。道家从宇宙本体论出发,主要着眼于物质世界本身的演化过程;儒家则从伦理学出发,注重的是人类个体的伦理修为过程,并最终实现伦理观念的本体化。但不论道家还是儒家,在这种貌似主观猜测的逻辑推理背后,都包含着某种与现代意义上的生态观念相契合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