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除了"时代公共理性"这一大视野,对当代文学的文学史研究者而言,"文学史研究的公共理性"的小视野更重要,即研究者不能以自己的是非为是非,而要根据发现的新材料,来研究看起来已不成为问题的问题。阐释有边界,并非要限制批评家解释作品的权利,而是要求批评家在作品解读之前,应了解作品发表时的周边环境,如时代气候、文坛潮流、社会转型矛盾,尤其是作家选择这个题材的原因、塑造人物时的人生处境和思想情绪等,而不是先入为主地加以主观评判。公共理性是检验阐释有限和无限的标准之一,在此前提下,"作者意图"显然应进入关注视野,这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