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果说曲目库、体裁、结构等纵横向的研究更偏重于传统音乐的"产品"意义,音乐生成之表演及演奏的研究则相应为其"过程性"研究。因此,"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关系"是一项在发生学意义上以音乐表演考察为主轴探讨其与音乐形态生成关系的研究。在前人文本研究的基础上向"表演实践"转型的"表演民族志"范式,以及基于实践的表演研究,是该课题研究的主要介入方法。其核心在通过身体实践和表演过程描写分析,有效捕捉传统音乐特征和局内人音乐认知,拓展形态学分析维度。通过中国传统音乐的行为主体—乐人在表演实践中的行为、感知、情感、思维方式,探讨和诠释其认知模式,表演或演奏惯习、知识传承中蕴藉的音乐结构,以及形态演绎原则;通过乐人的主位表述,结合客位观察和分析比较,以期总结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之关联话语;通过对特定乐器、歌种的常用"音乐语汇"梳理,在参与表演实践中反向考察其与表演演奏技法、指法组合套路和唱法之间的关系,如此等等,以探索"言语模式"与"音乐模式"两种知识或表达方式勾连的"音乐学的结合点"。文章即基于课题的成果,阐述研究主旨、方法以及诸子课题的内容,以期学界的进一步讨论。
-
单位上海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