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是干旱地区在生态重建时期的重要手段之一。选择水资源短缺的甘肃省民勤县,对不同种植结构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我国干旱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具有启示意义。本研究基于对民勤县3个样本乡镇的实地调研及对应的农田土壤采样,通过建立C-D函数模型和计算相关生态指标,从经济和生态视角探索,传统粮食种植结构、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和"粮改饲"种植结构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在上述三种种植结构中,"粮改饲"种植结构的总投入最少,收益率最高;现阶段苜蓿、小麦、玉米和葵花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但相比较,苜蓿各要素的弹性系数之和更高。增加种子、肥料和机械费用投入可实现苜蓿增产;种植饲草作物较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土壤有机碳的平均含量更高,绿期更长,水经济效益也更高。

  • 单位
    兰州大学;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