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运用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借鉴后凯恩斯主义"存量—流量"货币框架,构建"生产性部门—金融部门"两部门结构模型,分析金融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并考察中国金融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化以金融资本实际回报率为中介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适度的金融化可以促进资本循环周转,提高经济增长效率;过度的金融化最终将产生消费信贷挤压效应和金融虚拟化挤压效应,削弱资本的循环周转,降低经济增长效率。就中国经验而言,2008年以前,随着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化提升了经济增长效率;但自2008年以来,过度金融化趋向抑制了资本的循环周转,降低了经济增长效率。
-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吉林财经大学